当前位置:首页 > 分别为圣 > 正文

分别为圣|第7讲 行为(附大纲)


 本讲大纲

加拉太书5章22节告诉我们圣灵的果子是仁爱、喜乐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实、温柔、节制。在信仰生活中如此行的人,就表明他是跟从基督的。

一个基督徒在生活中必然会表现他的信仰,不认识主的时候人们的爱心奉献总是有限的,但认识上帝的人多数都乐意奉献十分之一,藉以表明与上帝之间的关系。

基督徒作为上帝的管家,会在运用时间、金钱、才干和感化力的事情上分别为圣,与世人处理的不同。荣耀上帝,为主而活,这是一个基督徒当有的生活宗旨。

若非心中有坚定的原则,很多事情上,人容易产生以下心理:从众心理、妥协心理、趋吉避凶、侥幸心理、投机心理、自义心理、自私心理。这些心理从某种角度来说类似于辖制人的律,使人难以挣脱。然而,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以荣耀上帝为人生宗旨,就可以胜过这律。

以色列民进迦南之前参加外邦人的宴席,在歌舞狂欢中随众犯罪。然而,但以理书中的三个希伯来青年因着忠诚于上帝就超越从众心理,因爱上帝超过自己的生命,就决心不去拜大金像。当众人选择敬拜大金像的时候,他们却为主坚定站立。

亚伦造金牛犊的事件也是因他爱自己的生命超过爱上帝的荣耀。如果亚伦有三个希伯来青年的心志,就必然能够得胜试探。

但以理进狮子坑也显明他爱上帝超过自己的生命。两害相权取其轻,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呢?所以,与个人安全相比,人往往会在其它方面就会妥协。

一般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求;为了高层次的需求可以放弃低层次的需求。主的教训是:你们要先求上帝的国和义,其次你所要的都要加给你了。

星期日法案颁布以后,有一些明白安息日真理的人在趋吉避凶的心理作用之下,他们就会在右手上接受兽的印记。然而,十四万四千人是忠诚于上帝的人,他们看荣耀上帝比自己的生命更为宝贵,就接受了上帝的印记。

侥幸投机和自以为义的心理都要不得。利己主义的心理也要不得。在哥林多前书13章爱的颂歌里提到了不求自己益处的爱,乃是发源于上帝的心。

愿上帝赐福亲爱的家人们都能够使自己的行为分别为圣。

0